泛化意义上的流程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几乎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先后顺序,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流程,只是我们没有用“流程”这个专业词汇来表达而已。
在工作中我们容易认为流程是一个工作程序,即工作流,即工作的连续步骤。以ISO9000中对流程的定义来解释:流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当我们谈流程时发现这个流程的定义专注在“活动的关联”特征。流程不是流程重整的发明,但如果流程仅从工序和步骤的角度看,它早就存在,以此来研究流程就没有意义了。
我们应该认识到流程的概念其实一定是和流程重整的概念并存在一起才有生命力的,即我们这里谈的流程一定是流程重整的理论体系中的流程,它不是一般自古就有的流程,它不是ISO9000定义的流程。
以下是一些流程重整的专家对流程的定义:
迈克尔·哈默的业务流程:是把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对客户有价值的输出的活动;
T·H·达文波特的业务流程:是一系列结构化的可测量的活动集合,它为特定的市场或特定的客户产生特定的输出;
A·L·斯切尔:业务流程是在特定时间产生特定输出的一系列客户、供应商关系;
H·J·约翰逊:流程是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系列相关活动的集合,它增加输入的价值并创造出对接受者更为有效的输出。
在这些定义中,都突出了两个核心特征:一是客户、二是价值;
这些流程定义给我们的巨大启发是:要如何定义流程,必须首先思考如何评价流程,即流程重整的思想要质疑一切,所以我们要质疑身边每个流程的存在意义,为什么要这样的流程,而不是那样的流程?
每个流程的核心任务和价值都是为了两个核心特征,一是客户、二是价值。一方面我们应认识到好的流程在哈默的体系中是基于客户导向的,而不是老板导向,企业是通过好的流程来实现客户需求,客户是流程的服务对象;另外如何评价流程是否好?答案是好的流程能够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以价值的概念是流程的目标。
在一般的流程要素中,我们经常会谈到以下流程特点:
除了“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先后顺序外,我们还经常说某某人能办事,某某企业善于做事,能办事、善于做事是说他们做事情有方法,比别人的更有效果,到底有哪些不同呢?可能是先后顺序不同,也可能是做事的内容不同。
因此,流程就是做事方法,它不仅包括先后顺序,还包括做事的内容。
同时,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资源投入,都需要借助资源的效用,包括资金、信息、精力、人员、技术等等,因此对投入的资源也要善加管理,否则也难于成事。在此,我们对流程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流程还包括对输入、输出的管理。
流程概念运用于企业,就变成了一本本标准化的操作手册,它能够使将优秀的知识和经验固化下来,通过培训传递给公司里的每个人,让员工技能获得快速提升,即它能够有效地凝聚经验、指导新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果,最终带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因此我们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述我们认为的流程:流程就是一系列活动的组合,这一组合接受各种投入要素,包括信息、资金、人员、技术等,最后通过流程产生客户所期望的结果,以此带来客户价值。